这两天,真是不断刷新历史。
昨天是公募基金发行创历史记录,今天南下资金创记录,另外港股交易额超过2000亿人民币,也是刷新2015年来的记录。
我记得2015年前后,港股整个市场的交易额低于600亿,当时a股一个中国平安一天的交易额就超过了整个港股。
港股的确是一个小池塘,百亿级的资金这几天不断往港股流,把港股整疯了。有些港股etf溢价了3-10%。
今天网上有个段子说,本来想出去开矿,结果回来发现基地被端了。
意思是,a股的资金,本来想去港股找点便宜货,开辟第二战场,没想到,a股这边自己扛不住了。
这几天跟老股民聊过类似的话题,在2007年和2015年大牛市立,其实都有这种寻找洼地的现象出现。
2007年,觉得海外美股还不算贵,可以去美股。
2015年,创业板走了三年大牛市,在2015年4月,港股创业板才恍然大悟,突然起飞。当时香港创业板起飞的角度接近90度,堪称直线起飞
图片
而当时香港创业板起飞的背景,是我们这边创业板指数已经从1500点涨的2500点。
资金开始寻找洼地。然后创业板指数又从2500点稍微盘整,和港股创业板一起直接飞奔到4000点。
行情每次都不同。
但是,港股最近这种暴涨,同样有着资金寻找洼地的逻辑在里面
而在这个过程中,茅台,宁德等前期主线龙头在逐步新低。今天有报道说,美洲基金减持了茅台股票。这是全球持有茅台最多的资本集团。但斌在个人微信发朋友圈说,医生建议,不能喝酒了,哈哈,应该不是映射股票。
这其实是一个挺重要的信号
市场之前还在分歧,增量公募资金入场,是继续拔高原来主赛道的估值,还是另外寻找低估值板块。
现在看,市场寻找新的低估值板块的概率加大,最近银行,地产,技术面横盘很久的芯片,还有最近启动的港股,都是在讲性价比。
我觉得有几个明显的逻辑错误的观点,一个是说,现在是内资去港股掌握定价权。定价这事,没有哪家内资机构有这个情怀。
另外,港股其实也不是真的便宜,只是对比a股便宜,要说真便宜,b股才是真便宜。
但是便宜本身是有道理的,如果真有一天,市场不行了,便宜的也会跌,这个历史上可以参考。